[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陕西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、汉江上游,是安康市委、市政府所在地,处安康市中心位置,东临旬阳,南接平利、岚皋,西连汉阴、紫阳,北邻宁陕、镇安,区境东西最宽处110公里,南北最长处310公里,北依秦岭,南接巴山,地势南北高,中间低,地貌主要为宽谷盆地、低山和中山,海拔在210米至2141米之间。全区总面积3645.91平方公里(中心城市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,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),辖23个镇4个街道办、293个村94个社区。辖区2021年末户籍人口1026116人(含高新、恒口),汉滨区752266人,辖区常住人口891217人(含高新、恒口),汉滨区672765人。历史文化悠久。秦惠文王时始置西城县,西魏时因盛产黄金取名金州,明万历年改称兴安州,清乾隆四十八年称安康县。新中国成立后设安康县,1988年9月撤县设县级安康市,2000年12月安康地区改市,撤市设区,改称汉滨区。历史上大部分人口为明末清初湖广移民,除汉族外,还有回族、满族等18个少数民族。地方文化深受移民文化影响,在风格上融南汇北、包融东西、特色鲜明,安康地方文化的代表汉调二黄已在汉滨传承400余年,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。交通优越便捷。汉滨区地处成渝、江汉、关中三大经济区域的几何中心,是连接西北、西南、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。阳安、襄渝、西康3条铁路和316、210、211等5条国省干道穿境而过,包茂(包头—茂名)、十天(十堰—天水)、银百(银川—百色)、麻安(麻城—安康)、安来(安康—来凤)5条高速公路在城区周边交汇,安康富强机场正式通航,西康高铁开工建设。生物资源丰富。境内森林覆盖率70%,有生物资源4000多种,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2000余种,素有“天然生物资源基因库”“中药材摇篮”的盛名。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带,全部国土均含有机硒,已建成富硒猪肉、茶叶、核桃、蔬菜、魔芋等生产基地。矿产资源富集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藏27种,金红石、重晶石储量居全国前列,石英、铁矿、富硒矿泉水品质国内稀有,已开发的重晶石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各大油田的重要生产原料。水力资源充沛。境内河流纵横,沟溪密布,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区境流径110公里,流经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0条,流经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7条,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。汉江水质保持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上,城市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二。旅游资源独特。境内有瀛湖和双龙景区2个国家4A级景区,安康历史博物馆、泸康工业旅游区、古西城文化园、香溪洞4个国家3A级景区,凤凰山森林公园1个国家2A级景区。具有较高开发价值自然景观18处、人文景观22处、古文化遗址17处。芋硒王魔芋饮品、泸康酒、陕茶一号、汉滨米核桃、咚咚锵牛肉酱、悠源魔芋、龙王泉富硒水等地方特色产品成为省市知名品牌。
2021年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.27亿元,增长7.8%,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2.05亿元,增长6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140.63亿元,增长8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224.59亿元,增长7.9%,三次产业占比为10.32:34.53:55.15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,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.25亿元,增长12.6%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5.9%。完成财政总收入26.83亿元,增长3.4%,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.27亿元,增长7.67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.4%。
【矿产资源】区境内已探明的矿产27种,产地147处,其中大型矿床4处,中型矿9处,小型矿12处。位居全省前列的矿种有砂金、重晶石、石灰石、金红石、绿松石、铀、膨润土、钒、磷等。其中:岩金储量2万公斤;石英岩储量2000万吨;钒矿储量20万吨;重晶石矿储量1500余万吨;石灰石储量1.8亿吨;熊家山大型金红石矿储量12.28万吨。已查明富硒、富锌矿泉水各一处,其品质均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,仅洪山一处日流量近5000吨。陶土、绢云母、叶腊石等非金属矿储量均较大。随着重晶石的进一步开发,汉滨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钡盐生产基地。
【生物资源】区内生物种类繁多,南北荟萃,山货土特产驰名中外。区境内具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资源2000多种,其中品种优良的中药材400多种,野生药材量约3万吨,素有“天然生物资源基因库”、“中药材摇篮”和“漆、麻、耳、倍之乡”的盛名。生漆产量居全国之首,蚕桑产量居全省第一。烤烟、黄姜、茶叶、中药材、魔芋、油桐、食用菌、绞股蓝等农副产品生产初具规模,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,全国最大的魔芋生产、研发基地。
【水电资源】全区水电能源优势明显,是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。汉江在区境流径110.2公里,流域面积3562.56平方公里,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1亿立方米。全区过境江河容水总量213.33亿立方米。自产水13.1亿立方米。其中地表水10.654亿立方米,地下水3.001亿立方米,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420立方米。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36万千瓦。距城区18公里的火石岩水电站总装机85万千瓦,年发电量28亿度。已建成安康水电站装机88万千瓦,有小水电站85处,可开发量为3.63万千瓦。
【旅游资源】汉滨区旅游资源富集,境内可开发的自然景观18处,人文景观22处,古文化遗址86处,珍贵文物50余种,珍贵典籍19种。开发前景可观的江河有汉江、月河、恒河;风景山有牛山、天柱山、龙王山、凤凰山、鲤鱼山等;关隘要塞有牛蹄岭、铁岭关、车厢峡等。此外,东镇莲花洞等景点开发价值看好。已正式开放的旅游景区有:瀛湖和香溪洞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;凤凰山森林公园和双龙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两个AA级旅游景区;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——县河镇毛坝田园风景区等。同时,汉江龙舟节,已成为汉滨区文化体育搭台、旅游经贸唱戏的一道亮丽风景。蚕桑、魔芋、茶果、中药材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,使汉滨区成为陕西的“小江南”,大自然禀赋的“天然氧吧”。